为了确保食品质量万无一失,必须依靠洁净的生产环境及的消毒设备来实现,这个过程应包括从员工进入车间到成品入库为止的所有各个环节。在食品生产链中,“微污染”的控制是一个脆弱的环节,一旦控制不严必将影响食品安全。针对这一问题,所谓的“微污染”即员工新陈代谢物、手部细菌、车间环境细菌、地面扬尘中霉菌、空调滋生细菌等轻微污染源的总称,其中任一点若控制不当,均可导致食品在保质期内霉变或腐败。因此,为了严格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微污染源,必须具备以下各项起关键作用的重要条件:
一、控制员工的微污染源
1、控制工人自身新陈代谢物直接有效的方式为:在生产前换工作鞋、换工作服、戴工作帽、佩一次性口罩,工作衣、帽应穿戴整齐,头发不得露在衣帽外面,禁止涂口红、化妆、喷香水、涂指甲油、佩戴饰品、手表等。
2、进车间前手部消毒,建议安装“Q8 自动感应手消毒器”,如采用75%医用酒精作为消毒介质流程为:“感应给皂机洗手—水龙头冲洗—感应式烘干—感应式手消毒”; 采用其他消毒液作为消毒介质流程为:“感应给皂机洗手—水龙头冲洗—感应式手消毒—感应式烘干”;建议选择一种方式,因为酒精挥发后手部无残留。以手部杀菌后时间计算,建议每隔60-90 分钟对手部消毒一次,阻隔手部细菌的滋生及繁衍。
3、生产过程中接触成品的操作必须戴上一次性手套,手套要完整、无破损、不透水,当手被污染后必须按上述洗手消毒程序重新洗手消毒。
二、控制车间空气中的微污染源
1、白天工人工作的时候采用动态消毒设备:如食品动态杀菌机,近年来这一设备广泛用于食品企业的包装、冷却及灌装环节,采用新的NICOLER 发生腔杀菌原理,消毒过程为:通过特殊的脉冲信号使得NICOLER 发生腔产生逆电效应,生成大量的等离子体杀灭带负电的细菌,整个杀菌过程只需0.1 秒。由于在对车间消毒时,人可同时在车间内工作,对人体没有伤害,所以,该杀菌技术也可称作为“NICOLER 消毒技术”。
2、晚上工人下班后采用静态消毒设备,如在包装、冷却及灌装环节采用紫外线杀菌对空气消毒,有效地灭活致病病毒、细菌和原生动物,不产生消毒副产物,但紫外线能破坏人体皮肤细胞,严重时引起癌变或损伤眼睛。对于配料、半成品车间及成品仓库建议使用臭氧对空气消毒,其不但可以抑制物体表面细菌生长且臭氧的气味可有效驱赶鼠虫,有效降低生物对食品的危害,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臭氧还是紫外线对人体均有危害,需要在工人下班走清后开启,上班前关闭,然后开窗通风后工人方可进车间。
三、控制净化洁净室的微污染源
正压净化室是目前保证食品加工环境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,由于本身不具备杀菌功能,且只能通过控制尘埃的方式降低微生物含量。只要开机运行,其“微污染源”将逐一显现,如空调表冷器滋生细菌、管道内壁繁衍细菌、过滤器蔓延细菌等。为避免食品企业重资金投入无尘洁净室保证食品生产安全,却未能完全杜绝“微污染”隐患,对于此:
1、员工之管理,在洁净室内污染来源80%来自作业人员,若能使作业人员依洁净室管理办法确实执行管理,而所有人员也均配合实施,则污染源的产生可说已减少大半。
2、进入洁净室员工,必须要具备有达成高洁净度标准,并要维持好状态的观念。
3、员工进入洁净室数目以维持小限度为原则(愈小愈好),并须依洁净室进出标准流程进出洁净室。出则相反方向进行,唯不须经缓冲通道或风淋室脱尘处理。